close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限定反應時間

The Limited Hold

原文出處:http://clickertraining.com/node/724

作者:凱倫.布萊爾,《別斃了那隻狗》作者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出處:動物的事奇摩部落格

  『限定反應時間』是科學專有名詞(其實它是實驗室慣用語),是利用標定訊號和增強物加速動物對訊號出現反應的好方法。

  我們對慢條斯理的反應都習以為常。你叫大家吃晚飯,大家等會兒遲早會來吃,只不過屆時舒芙蕾甜點已經塌了不好看或湯也涼了;你請同學安靜,有些人坐下來不出聲,但是等到全部人都靜下來總是得花些時間;你叫愛犬進屋去,牠心不甘情不願地走過來,沿途探索了五、六樣新事物才終於來到了門口。

  假設你遇上其中一項行為,你給了訊號,對方也出現反應,只是他拖拖拉拉地才出現反應,如今你想改掉這一點──首先練習個幾次,看看延遲的時間平均起來有多久,你可以自己默數秒數或利用碼錶。

  現在,你給予訊號,留意時間,然後只增強發生於平均延遲時間之內的反應,如果對方超過時間才予以反應,你便結束這次練習(以狗兒而言很簡單,只要移到另一地點即可),然後重給訊號,開始倒數計時。

  我在《別斃了那隻狗!》書中述及一個和限定反應時間有關的故事,六○年代我們在海洋生物世界最有效利用這個技巧的表演之一乃由六隻小型飛旋海豚擔綱,依水底聲響訊號出現各式跳躍旋轉的花式動作,最壯觀的表演就是牠們因而得名的空中跳旋。

  起初,訊號出現後海豚的跳旋動作此起彼落,六隻共花了15秒才完成。我們利用碼錶,開始只讓訊號出現12秒,而且只標定及增強在這段時間內出現的跳旋動作;在多數海豚能夠在12秒內完成之後,我們再縮短限定反應時間到10秒,然後5秒,最後縮短成2.5秒,再短已不可能,因為海豚必須先潛下水底才能獲得足以衝出水面跳旋的游速。即使如此,每隻海豚都學到,要想吃魚就得在訊號出現後2.5秒內做出空中旋跳的動作。

  成果是,海豚在水底擴音器旁專心一意地蓄勢待發,當訊號一出,水池中即爆衝出在空中飛旋的海豚,場面相當壯觀,我有天坐在觀眾席裡不小心聽到很好笑的一段話,一位看來像是教授的人士斬釘截鐵地告知同行友人,要獲得這種訓練反應唯有利用電擊。

  在實驗室裡,訓練對象對訊號的反應時間稱為『延遲時間』(latency),拖了很久是『延遲時間很長』,反應迅速表示『延遲時間很短』。有時你不必費心測量時間即能塑形出延遲時間很短的反應,作法是很快地連續多次要求反應,但只增強較快出現的反應。

  例如,我為了示範延遲時間的變化,有時會找隻坐下動作緩慢的狗兒──牠會依訊號出現反應,只是延遲時間很長。我叫牠名字,並且後退 一兩 步(目的要引牠往前移動),當牠過來時就按響片給賞,重覆 一兩 次;當狗兒很有意願跟著我時,我後退並說「坐下!」,停步,當牠後腳開始稍微彎曲一點兒就按下響片給賞;再次叫牠,很快後退並說「坐下!」,當牠一出現坐下的動作就按下響片,但並不等到牠完成坐下的動作;然後,我進階到後退時說「坐下!」,在牠屁股貼地時才按下響片;接下來,我只在牠聽見口令便立刻坐下時才按下響片,如果牠有點遲疑,我再度後退,叫牠,再說一次口令。約二十次按響片給賞(約30秒)之後,限定反應時間已近乎零,狗兒的坐下動作快得如同犬賽冠軍;然後,你便可以改變下口令時臉部的朝向,或到另一房間練習,或改天練,最後到戶外去練,於是乎你可以訓練出在各種狀況之下都快速反應的行為。當然,為了這個調整反應速度的目的,你也必須去除自己增強遲緩反應的習慣。

  「過來」這個行為通常帶點兒懶散,只用眼睛可能很難判斷孰快孰慢,此時限定反應時間這個按規則走的訓練技巧便可能很有用。把限定反應時間視為要求一項訓練的標準,如同跳欄高度、坐著的時間或推的力道,你可以在某種情境訓練它,然後將同一標準引申到其他時間或其他地點運用,以召狗回屋裡但牠卻沿途聞遍每一塊磚每一寸草的情況為例,你可能得先在屋內訓練出反應時間很短的召回行為,然後逐漸要求牠在其他狀況之下也迅速反應。

  家中的長走道最適合作此練習,在走道兩端用粉筆劃上一條線,自己站在一端的線後,請人幫忙把狗兒叫到另一端或牽過去,或者請人拉住牠,給你時間走到另一端線後。頭幾次練習時距離短短就好(約 兩公尺 左右),狗一跑到粉筆線處就按下響片,賞給牠超愛的零食。

  現在,把距離拉長到整個走道,怎麼判斷哪次跑得較快呢?我們多數人可以用相當穩定的速度背英文字母,你可以用它作評估。你說「過來!」,當狗兒衝向你時就開始背英文字母a-b-c-d-e-f-g-h-i-j-k-l,直到牠越過粉筆線,這時就按響片給賞;下次如果你背到hj牠就到了,不用等到k,你便知道牠快了一點點,當然,如果牠變慢了你也會知道。

  要點並不是處罰牠較慢的召回反應,而是奬勵較快的召回反應;你必須把每次的要求放得夠寬,使多數的召回反應都符合要求,這個過程本身可能即具有加速狗兒反應的作用。

  當牠開始加快速度時,你可以加入限定反應時間的要求:選擇一個英文字母作為你的容許標準,如果牠在標準內趕不到你身旁,就讓牠調頭,自另一端召回。我曾見過世界級動作慢的紐芬蘭犬,第一次召回時慢吞吞地,要念到l-m-n-o-p才到達,後來牠對過來的訊號出現了小跑步的不錯反應,到我身旁時只念到b-c-d,約按了15次響片給賞即達到此程度。

  噢,這對人類當然也有效。舉例來說,當我對一群新的聽眾演講時,起初我把手舉起來作為安靜的手勢,通常大家會繼續聊他們的天,然後我會走下講台,四處走動約30秒,看到任何沒講話的人就按下響片,遞出巧克力;下次我再請大家安靜時(通常是結束中場休息即將開始時),我站著不動看錶,等多數人停止說話時,我在麥克風前按下響片,說:「很好!」,然後開始講話。

  到了第三次時,我一站上講台舉起手來,除了零星出現 一兩 聲偷笑(「她在訓練我們啦!」)以外,大家馬上安靜了下來,我建立了一個舉手的訊號,而且也塑形出反應時間很短的不錯反應。

  如訓練大師鮑伯和瑪莉安‧貝利夫婦所言,延遲時間的行為具有傳染性。如果你謹慎小心地選擇增強幾個主要行為的迅速反應──只奬勵反應時間很短的反應,您的訓練對象對訊號的整體反應通常較為迅速,這造就出看來聰敏的訓練對象!相反地,如果你普遍來說會接受任何達成反應的行為,即使對方(狗兒、小孩、青少年或配偶)花了很久很久的時間才達成,那麼你通常會得到很長的反應時間,要等待許久。我個人體驗到的一個例子是騎乘觀光牧場馬匹和工作馬匹(驅趕牛羊用)的不同:觀光馬匹在你踢了幾下之後開始慢慢走,必須再多踢幾次並且趕牠才跑得起來,而且控制牠的走向不太容易,要牠停下來反應也不快,牠會從快步跑漸變成慢步跑,最後才又變成慢慢走。相反地,工作馬匹隨令隨動,隨即移動或改變速度方向,而且稍微給點訊號就做得到,騎來真是樂趣!牠們的反應時間短到讓你覺得彷彿牠們能夠心電感應到你腦中的想法。

  如果你想要訓練對象出現這種反應的話,你只要看重迅速的訊號反應並予以增強,但不增強緩慢的反應,而當反應速度不易測量時,就把「限定反應時間」這項有用的訓練技巧拿來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iCT 的頭像
    VickiCT

    動物的事‧響片訓練

    Vicki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