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出版
中國時報 樂在響片訓練系列12-5
作者☉KPA響片訓練師Vicki
一般人訓練狗狗(或其他動物)時有個根深蒂固的迷思,以為口令可以引發行為,所以亂喊一通,期望牠出現行為,但這招很少奏效,試想你自己到了外國,外國人對著你講一千遍「Ta-Ka」,你難道就懂該怎麼做嗎?
那麼,響片訓練如何獲得行為?除了懶人訓練法(12-1)以外,也可利用誘導法──利用食物或玩具等誘因引導出動物的動作。
假設你想訓練狗狗用鼻子碰你的手,運用懶人訓練法,你可以簡單把手放在狗狗面前,等牠主動過來碰,再捕捉這個動作。
不過,很多人可能會發現,你家狗狗不但不會過來碰你的手,還保持距離,甚至把頭撇開,刻意閃躲,為什麼呢?通常這是因為你的手令牠聯想到不好的事情。
如果你曾經甩牠耳光、彈牠鼻子、對牠飽以老拳、抓住牠的頭猛甩、緊抓住牠的嘴巴,或者做過任何令牠痛苦厭惡的處罰性動作,你的手對牠而言就代表這些事情,簡單地說,「你的手」=「壞手」,任何正常的狗狗絕不可能傻傻地迎向壞手,於是牠當然會迴避。
想扭轉牠對手的印象,這時可利用誘導法:
1. 把零食夾於指間,手掌張開,伸到狗狗面前,當牠過來嗅時,一碰到你的手就按下響片,讓牠吃到零食,重覆五次。
2. 同樣伸出手,但不放零食,當牠過來嗅,一碰到手就按下響片給賞。
有些狗對壞手的印象過於深刻,必須重覆第一步驟數十次後才可能進階到下一步,不過,如果處罰性動作持續發生,牠當然不可能改變怕手的反應。
你或許會說,怕手就怕手,有什麼了不得,但從狗狗的觀點來看,牠們生活的世界裡到處是人的手,日常生活要上牽繩、刷牙、洗澡、點眼藥、洗耳朵等等一定有手接近,有人想打招呼,手就伸了過來,你有時也會想摸摸牠,這些「壞手」對牠而言全可能是種威脅。
狗狗面對威脅時,牠們可能勉強忍耐或儘可能逃避,但也可能張嘴開咬,希望它消失不再,如果你的狗咬手咬得厲害,你的「壞手」或許就是始作俑者,快快改變你對待牠的方式,讓牠愛上你的手吧!
(本專欄每月刊出一次,同步刊於作者奇摩部落格,
原刊於中國週日時報伴侶版,九月起改刊於週四浮世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