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預防狗咬-提供動物照護人員的七大祕訣

原文出處:http://drsophiayin.com/blog/entry/seven_tips_for_preventing_dog_bites_in_animal_care_professional_and_pet_lov

作者:美國獸醫及應用動物行為專家蘇菲亞‧殷(Sophia Yin)寫於 20095月17日

作者簡介:

蘇菲亞‧殷是獸醫、動物行為專家、美國動物行為獸醫學會執行委員

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動物科學系講授動物行為學,也是得奬作家。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預防狗咬活動週(5/19-25)已受到全美各地的肯定,美國疾病管制局(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呈報,每年被狗咬的美國人有四百七十萬人,近兩成的人求診,每天約有一千名受害者必須送至急診。不令人意外地,其中一個風險族群是動物照護人員,包括獸醫、美容師、收容所員工及在動物醫療領域工作或當志工的人。

 

 如果動物照護人員看得出警訊,也用較體貼用心的方式碰觸動物,多數開咬情形就可以避免。我在準備寵物照護專業專用的《在低緊迫之下對貓狗進行碰觸、限制及行為調整(暫譯)》(Low Stress Handling, Restraint,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of Dogs and Cats)教科書及DVD時,花了一年時間研究為何有些人的作法較有效,我找出了一些有助專業人士及飼主預防的低緊迫祕訣。

 

 以下是預防狗咬的七大祕訣:

1。由於狗的攻擊行為多半源自恐懼或焦慮,動物醫療專業人士必須能看出恐懼和焦慮的徵兆

 最顯而易見的恐懼徵兆是狗狗遠離你,蜷縮著,或者把尾巴夾在雙腿間,不過狗狗也出現較微妙的徵兆,例如把眼神撇開、打呵欠、舔唇、緩慢移動或在理應警醒時出現睏倦狀。動物照顧人員也應該留意狗狗是否稍稍皺起嘴唇或突然間定格盯視,當出現這些警訊的狗狗繼續承受到壓力,牠就很可能開咬。

 

2。安排安全舒適的環境

 許多狗狗害怕陌生人犬,也對新環境感到不自在,因此儘可能提供安定舒適的環境有其必要。例如,獸醫院候診區應該有足夠空間,或者有隔屏,讓狗狗不必面對令牠害怕的人犬。一旦狗狗的恐懼及激動程度提昇,接下來在獸醫院裡就較可能開咬。

 

3。製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從正確接近狗狗開始

 筆直朝著狗狗接近並且向牠伸出手可能會讓恐懼的狗狗感到需要自衛。

 較合宜的接近方法是站著,或側對著狗狗蹲下,目視他處,讓狗狗主動作第一次接觸

 以開心聲調說話,並且多次丟予小小零食也可以改變狗狗對你是何居心的觀感。

 

4。避免抱住陌生狗狗或把臉湊到陌生狗狗的臉前

 雖然有些狗狗可能忍受被人擁抱,事實是很少狗喜歡被抱。當陌生人以這種令狗驚嚇的方式侵犯牠的個體空間,即使原來友善的狗狗也可能開咬。

 

5.可能的話,避免因為動物不喜檢查過程而強制壓住牠

 相反地,花些時間訓練寵物喜歡接受檢查。你每次越是設法強制狗狗接受剪趾甲之類的程序,就可能使狗狗越發恐懼或激動反應,牠將越可能對陌生人出現恐懼或攻擊行為。

 你可以用很短時間(例如五分鐘)就訓練狗狗喜歡接受一般的碰觸(例如餵藥、美容梳毛或剪趾甲),把正向經驗聯結之前不良碰觸的技巧越好,而且不良經驗越少,良好行為就越快能訓練完成(請見剪趾甲訓練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WWZUcLfHXLE

(Vicki註:影片中雖然說明是反制約的技巧,實際上並不是反制約,只是利用食物轉移了狗狗的注意力,所以狗狗未來在沒有食物之下依然可能非常抗拒剪趾甲;而且相較於之前,餵食食物時少了強制抓著狗狗的動作,這也有助讓狗狗放鬆接受剪趾甲的程序。)

 

6.當限制動物肢體或調整動物位置時,確保你提供動物身體良好支持,讓牠有安全感。如果你施壓在不對的部位或讓動物沒有安全感,你的手法其實將造成動物掙扎,變得有攻擊性。

 

7.控制狗狗的移動

 避免追逐狗狗或讓牠來回踱步,這會讓牠更焦慮、興奮或情緒激昂,於是更可能開咬。

 相反地,冷靜控制動物的行動,作法是保持適當固定的牽繩長度,牽繩的長度應該足以讓牠定點不動時不會有任何拉力,但短得讓牠無法來回踱步。

 

 更多資訊請參考《在低緊迫之下對貓狗進行碰觸、限制及行為調整(暫譯)》(Low Stress Handling, Restraint,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of Dogs and Cats)專書搭配DVD,零售價是美金149元,共有1600張彩色照片,超過三小時的錄影示範正確技巧及常見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ki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