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社會化的黑暗面:恐懼期及單一事件學習

THE DARK SIDE OF SOCIALIZATION: FEAR PERIODS AND SINGLE EVENT LEARNING

原文出處: http://www.drjensdogblog.com/the-dark-side-of-socialization-fear-periods-and-single-event-learning/

作者:美國獸醫暨訓練師Dr. Jen,寫於2016/7/8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來自http://i0.wp.com/www.drjensdog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6/07/shutterstock_357500222.jpg?resize=1038%2C576 

 多年前我還是獸醫系大四學生,在OSU臨床行為服務工作時見過一個個案,令我印象深刻,一直記憶鮮明。

 個案是三歲的母德國狼犬,叫牠海蒂吧。牠大致來說是隻好狗,對人友善溫和,非常聰明,學得很快。在諮詢室裡,牠表現安定有禮,很容易就搖著尾巴接近我們,尋求摸摸和零食。

 海蒂有個毛病,不幸的是,它是個嚴重的毛病。海蒂對其他狗有強烈暴力的攻擊行為,為了避免讓牠經獸醫院大廳,牠是從後門進來的,而且我們必須謹慎安排,確保在牠經過的路線或離開獸醫院時不會遇到其他狗狗。

 牠的飼主是位個子嬌小的中年女士,非常愛牠也完全願意為牠付出。長久以來她已經竭盡所能地設法不讓海蒂出現攻擊行為,但是問題益發嚴重。

 在她來找我們之前一週發生了一件事,終於促使她尋求獸醫行為專家的協助。她的公寓鄰居養了一隻體型較小的狗狗,在她帶海蒂進行每天例行散步時,這隻沒上牽繩的狗過來接近她們,她設法把海蒂拉走,趕緊往反方向跑,但是那隻狗開始追她們,海蒂發瘋似地想去咬牠,在牽繩另一端衝撲著,一邊皺鼻露齒。別無他法之下,她只好把海蒂撲倒,趴在牠身上,用自己的體重壓制這隻近37公斤的狗狗,讓牠動彈不得,直到有位鄰居安全地抓到那隻狗,把牠帶走。

 這位飼主流著淚向我們陳述這故事,最後她說她很確定,如果當時海蒂逮得到那隻狗的話一定會殺了牠。

 這的確是個悲傷的故事,也是很困難的情況,但是與其他我們執業時見到的許多行為個案並無不同。多數狗狗的攻擊行為問題可以追溯至一些綜合的因素:社會化不足、早期建立的負面經驗和易害怕的遺傳天性,但是海蒂的個案對我而言很獨特,因為牠的過去有些不尋常:牠的攻擊行為是被突然啟動的,因為在牠狗生裡的某個不當時機發生了一次創傷事件。

 據飼主說,海蒂從兩個月齡起就表現得友善好玩,完全沒有恐懼幼犬身上經常看到的早期警訊。牠的父母性情絕佳,對人犬都友善,牠每日會和飼主散步,經常遇到陌生人犬也沒有問題,這時一切都很好。

 那麼,出了什麼差錯呢?

 海蒂家前院埋設的電子圍籬結合電擊項圈,普遍稱為「隱形圍籬系統」。海蒂特別喜歡和一位狗狗朋友一起玩,牠是鄰居養的年輕混拉拉,常來海蒂前院和牠一起玩,每天兩隻狗都會在家週遭摔角追逐。

 某日下午,海蒂約七個月大,發生了一件事。

 牠和那位狗朋友正如平常般戲耍摔角,不小心太接近圍籬邊界,海蒂被電擊項圈電了一下,疼痛迷惑地哀叫,並且轉向攻擊了另一隻狗,另一隻狗為了自衛而反擊,瞬時爆發了全武行,兩隻狗被人拉開後才得以冷靜下來。

 多數情況之下,這類事件可能令狗感到可怕不快,但是很快就置之腦後,不過對海蒂而言,它卻改變了狗生。

 從那時起,好比海蒂腦子裡的開關被打開了,每次那隻鄰居狗狗接近院子,海蒂就會對著牠皺鼻露牙又衝撲,從此沒再一起玩過。接下來幾週裡,牠開始在散步時、獸醫院裡及隔著家裡窗戶對著其他狗出現攻擊行為,飼主完全不明白她家過去溫和友善的狗狗為何突然間變成了瘋狗一隻。

 答案就在一堆交互作用的變數裡,所有變數剛好都在最壞的狀況之下湊在一起。

 我在過往文章裡討論過社會化時期,幼犬在這些發展階段學習認識世界,在此期間如果幼犬看到事物時留下正向經驗,日後再見到這些事物就會習以為常。

 但是,有個很重要的「但是」,相反來說也一樣。年幼狗狗成長時會經過兩個不同的「恐懼期」,基本上就是幼犬對於不良經驗極度敏感的時期。

 第一個恐懼期相常可預期地,約在8-10週齡時發生,幼犬此時年紀很小,飼主若能留心管理環境(希望他們會這麼做!),為了社會化的目的讓牠接觸很多很棒的事物,通常這個恐懼期不會有明顯徵兆或行為改變就已渡過,許多飼主根本沒注意它發生過。

 第二個恐懼期就比較不一定,但多數狗狗發生於青春期後期,為期2-3週時間,大約在6-14個月齡之間。這個恐懼期很詭異,在小小幼犬變成獨立青少年犬之後過了很久,在飼主最意想不到時,它就出現了。到了此時,多數人會給狗狗多一點自由,不再緊迫盯人地管理牠和世上事物的互動。然後,狗狗這個年紀便發生了讓我們把所有假設全推翻的事,這可能令人大吃一驚。

 恐懼期到底發生什麼事呢?

 你可能注意到,你家原來友善自信的青少年犬對於平常覺得沒問題的特定事物變得懷疑害怕,牠可能拒絕接近院子花園裡新插的園藝小旗子,或者對著街上跟牠打招呼的鬍子男吠叫,這種突然對環境事物提高懷疑及激動反應的情形是正常的,只要你保持愉悅,不大驚小怪,它就會慢慢過去,兩三週之後那隻隨遇而安、你所熟悉的狗狗就會回來身邊。

 危險的是這個:在這個特定的發展時期,你家狗狗的大腦有個容易觸發的開關,對於任何「不好」的事物特別敏感,在恐懼期裡,一次受驚或疼痛的單一經驗可能對狗狗的餘生留下永久影響。

 這個現象叫做「單一事件學習」,意謂只要一次經驗即導致動物永遠對於引發經驗的刺激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這種學習對於野外年輕狼隻的生存非常合理,牠需要避開危險的獵食性動物,但不必多次經歷與死亡擦身而過即能習得這個教訓。不過,對我們的寵物犬來說,這個大腦記憶處理系統的獨特小缺點可能有毀滅性的後果。

 舉一個極常見的例子:

 在我家年紀最大的公犬瑞米還是幼犬時,牠九週大來到我家就剪了第一次趾甲(記得第一個恐懼期通常是在8-10週嗎?)不幸的是,其中一隻趾甲剪得太短,牠哀叫掙扎著,流了一下血,我們以止血粉止了血,剪剩下其他趾甲時沒什麼事,五分鐘後牠看起來完全很開心。

 沒什麼大不了,是吧?對一隻調適力良好的成犬,這可能沒什麼。

 然而,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幫瑞米剪趾甲變得越來越困難。我非常小心,確保沒有再把牠剪得流血,而且每次過程裡也給牠很多零食和口頭奬勵,但這些似乎都是枉然。只要趾甲剪一出現,我家這隻其他時候放鬆自在也很合作的狗就會掙扎不已,近乎恐慌。

 為什麼?因為牠九週大時單一一次的不良經驗依然比其他經驗累加起來來得影響深重,單一事件學習的成效極為強大。

 於是乎,我們有了海蒂,愉悅隨和也對狗完全友善,直到牠改變的那一天。

 海蒂的飼主離開時倍受激勵,拿了海蒂的訓練計畫,也更了解牠為何如此表現。已經是成犬的瑞米在幾個月用心訓練、克服恐懼後,學習到能夠自在站著接受剪趾甲。所幸這類行為問題並非無法克服,有了時間和心力,我們可以教導成犬更好的應對技巧,把牠們所害怕的事物建立更正向的新關連性。

 了解以上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不幸的是,我們無法把狗狗留在安全泡泡裡,即使我們竭盡全力,這個世界依然無可預測,我們永遠無法控制所有發生在狗狗身上的事或控制牠可能有什麼反應,不過我們仍可設法確保,在這些敏感的發展期間很少會發生可怕的經驗。

 倘使真發生了不好的事,我們可以認清它是怎麼回事,在問題變本加厲之前主動反應並處理狗狗的恐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ki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