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an Francisco SPCA Academy for Dog Trainers)
作者:黃薇菁 寫於2005年年初
出處:動物的事奇摩部落格

隨著訓犬的觀念逐漸推廣,許多人對於訓練師的生涯很感興趣,據我所知在台灣並沒有訓練師學校,訓練師的培訓多為學徒制,有心想取得較新訓練資訊及接受全套培訓計畫的人或許可以考慮到國外取經,在美國有很多訓練師學校,你可以自行做做功課,研究一下各家優劣,我2004年夏天曾到SF/SPCA修習訓練師課程,一直很想向大家介紹這個優秀的訓練師學校,所以在此作一些經驗分享。
舊金山SPCA訓練師學校創立於1999年,為訓練師、行為諮詢治療師等專業相關人士提供一個包容廣泛、走在時代尖瑞的知識及實務課程。我上課時的主要講師為創校人琴恩.唐納森(Jean Donaldson)和珍納絲.布瑞德(Janis Bradley),唐納森女士有三十年訓練經驗,著有多本狗狗行為訓練書籍,大作《Culture Clash》(未有中譯本)述及人犬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衝突及解決之道,被美國人道協會選為必讀的好書之一,而布瑞德女士則是響片訓練師,同時也是累積二十年教程設計及教學經驗的教育家,客座講師不乏訓練界赫赫有名的訓練專家。
唐納森女士有鑑於飼主對狗兒需求的普遍無知成為導致棄犬的一大主因,為了提昇狗兒的生活品質而創立該校,期盼培訓出專業的訓練師,藉由教育方式改變飼主對待寵物的態度。
這個訓練師學校與其他學校不同的地方有幾點:首先,它推崇的訓練方式是對狗對人皆善的方法,不但是以正加強為主的訓練,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無傷害』(non-aversive)的訓練方式,意思是它不利用任何使狗兒感到不快、厭惡、痛苦或害怕的剌激,所以不會有抽拉吊扯、天譴或電擊等傷及狗兒心理或身體的處罰出現,自然也沒有「No!」存在的必要(我曾經旁聽不下十堂SF/SPCA附設的民眾訓犬課,即便訓練師並沒有特別要求,所有班級中沒有飼主說出一句「No!」,相較於台灣飼主動不動就斥喝不可以的情形,這個飼主行為的大不同令我嘆為觀止)。
另一個不同點在於這個學校如同學術界般強調理論及數據,絕對不會傳遞沒有依據的方法。由於訓犬界中個人經驗談及道聽塗說的情形很氾濫,但大家卻把這些視為定律及法則廣為流傳,以致於許多錯誤觀念深植人心,所以進入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習動物學習的法則及各式制約原理,這些科學上已經証實的法則不會因人、狗、時、地不同而改變,所以在進行訓練及行為治療時才適合作為依據的準則,而且了解這些原理之後可以對不同訓練方法進行分析,選擇對狗無害的方式。
其次,這種訓練及行為治療方式著重於「可觀察的行為」本身,而非人「附加」行為上的詮釋,譬如狗護食的問題並不會歸諸到狗想當老大,而是分析牠對何類食物護食、對哪個人會護、這個人做什麼的時候會護、這個人離多遠的時候會護等等,再利用古典制約設計一套逐步治療計畫作解決。我曾在療程錄影帶上看過一隻護食的狗前後180度的大轉變,這隻收容所的狗起初會把靠近食盆的假手咬得稀巴爛,經半年治療後訓練師可以從牠面前把食盆拿走牠還開心地笑,而治療期間訓練師從來沒有兇過牠,沒有認為牠是一隻壞狗,沒有作其他訓練,只是每天花一點時間,小心利用制約原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外,由於訓練師的生涯主要在於教育飼主,所以約有三分之一的課程時數投注於協助訓練師成為更有效率的講師及諮詢師,增進教學及溝通技巧。
這個訓練師學校提供兩個課程,我所上的是六週『訓練及行為諮詢認證』課程(簡稱CTC),另一個則是針對特殊專題所開設的密集六天課程(簡稱STAC)。CTC課程於2005年年初進行重整,多項我上課時所包含的專題(響片訓練、攻擊行為、恐懼及焦慮等)不再包含在其中而轉為STAC的課程,詳情請見最後提供的網站資訊。
課程評估的方式包括多項作業、訓練記錄、教學計畫、旁聽訓犬課程觀後感、行為個案評估、個人訓練技巧及團隊訓練成績、兩次實習教學以及所有專題的結業筆試大考,有如修習美國大學課程;取得課程証書後可另外選習240小時的實習生計畫,在收容所中增加針對特定專題的實務經驗。
為了實務印證訓練理論,我們使用SPCA收容所裡的狗兒執行訓練計畫,每週有不同的階段性訓練目標,由於收容所的狗兒承受碩大精神壓力,所以有機會出外進行一些心智活動對牠們有很大的調適作用,而這些狗兒也因為有訓練「加持」通常可以很快找到新家,有些新飼主甚至等不及把牠們領回去,這也讓我們為牠們感到萬分高興。
收容所的狗兒認養區 我個人覺得修習完這樣的課程彷彿眼前開啟了一個新世界,即便過程很辛苦,對於自我的提昇和訓練的認知倒是無可取代。世界上訓犬的方法千奇百種,門派也百花齊放,不過來到這個訓練學校你會見到一群汲汲於推廣人犬親密關係的人們,他們希望成為狗的「夥伴」而不是「主人」,因而『選擇』了不願加害牠們的相處方式;一般對這種所謂「軟性」的訓練方式常有人說這對有些狗沒用,或效果太慢,或只能拿來訓練某些用途,這種批評在國內外亦然,但這並非事實。 然而採用何種訓練方法終究是飼主的選擇,當眼前有眾多方法可供選擇時,你可以自由挑選你所希望的方式對待狗兒,選擇權操在你的手上,你的狗是沒得選擇的。 如果你也希望選擇學習這種全新的訓練概念及技巧,請至該校英文網址http://www.sfspca.org/academy/index.shtml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補充: 這家SPCA/SF訓練師學校有多項申請要求,我認為主要目的是要確定申請者:
一.和狗狗有過一定相處經驗,而且是決心將來從事訓練師行業的人,不是一時興起隨便申請就讀的人,否則把搶破頭的名額給不相干的人,浪費彼此投資的時間精力 。 二.英文說聽寫能力須優:上課時節奏很快(尤其講師以連珠炮的說話速度著名),不但需要能聽懂英文,同時要作邏輯思考,常有分組討論及團隊作業,也要上台教課,另外得交很多書面作業、報告及教學綱要。 如果想要通過課程,您必須証實自己能夠運用訓練技巧(無論對狗或對飼主),對各項主題有足夠涉獵,能夠設計教案,具有教導學生的能力,並不是申請進去就一定能及格畢業,歷來也有人被刷下來沒拿到証書。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條件是否符合申請要求,也不清楚他們是否要求英文成績,請直接詢問辦公室,我相信他們可以解答您的疑問。 對於下定決心想申請的人,增強英文能力是第一要件,否則課程內容跟不上時,最後可能過不了期末大考(也可能因為看不懂考題或誤解意思而影響成績),而且現實面是:大家分組作業時,每個人都交了同樣學費去學習,沒有人有義務等您花一分鐘講完仍讓大家聽不懂的話,也害怕您會拖累全組分數,我的一位日本同學非常努力,但是由於語言問題差點考試不及格,而且也出現被嫌惡的情形。 上課期間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有些學長學姐甚至由於壓力過大而患病或瀕臨崩潰(請見該校網站上的學員心得分享),不知不覺間我也掉了五公斤,然而有失才有得,這是獲得寶貴知識及訓練理念的好機會,出去看看世界方知井底之蛙的意義。
家居環境設計,備有玩具、軟墊、運輸籠及飲水,矮牆設計減少人走動時的視覺干擾
門外備有零食,可由餵食小洞餵食,以減少barrier fru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