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訓練不同物種的經驗談

原文出處:《Animal Training-Successful Animal Management throug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動物訓練-透過正增強成功進行動物管理pp.119-121

摘自1989年國際海洋哺乳動物訓練師協會會議論文集

作者: Gail Laule, Active Environments Inc.

譯者:黃薇菁

譯文原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奇摩部落格

譯文現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摘要

 作者檢視自己過去十年的經驗,從訓練海洋哺乳動物、狒狒至多種陸生動物(包括獵豹、淙熊和一隻名為艾爾文的松鼠),在這些異同之間,有些東西──訓練技巧、減敏、豐富化、變通能力、敏感度及常識──是共通法則。

 

如果朋友看到現在的我

 我訓練海洋哺乳動物的時間有八年半,並間我訓練過許多種類──斑海豹(harbor seals)、海象(walrus)、海獅(sea lions)和鯨豚(包括代表性的虎鯨),我當時訓練一般的側翻、旋轉和翻滾項目,不過我也有機會在公開場合及園區以外的地方訓練海獅,協助訓練我們的虎鯨追逐人工假幼鯨並且向假幼鯨露出乳腺所在,也有機會訓練一些身體照料行為,例如插管及採血,我的訓練技巧透過這些經驗不斷擴充成長。

 然後Marineland海洋世界關門大吉,而我來到洛杉磯動物園,過去兩年間我一直進行著特殊訓練計畫及發展新的表演秀,我的動物不再是水生動物,除非把親水的淙熊和郊狼算進去,牠們不再有鰭,有的只是腳掌、手腳和臉部表情。兩年間我訓練過樹獺進行隔離,紅毛猩猩依訊號尿尿,要求狒狒進行社交互動而且志願參與人工取精,有項表演包括了淙熊、郊狼、負子鼠和貓頭鷹,另一項表演則有較多特殊的動物,例如狐猴(lemurs)、長鼻浣coatimundi)、山貓(serval)、黑耳caracal)和大耳bat-eared fox),也有較危險的動物例如山獅和獵豹。

 這聽來相當酷,的確如此,但是這與我訓練海獅和鯨豚時極為不同,不同到讓我擔心自己過去努力培養起來的訓練技巧將在自己眼前消失不見,畢竟,對一隻負子鼠需要用到多少制約呢?

 有天我在訓練松鼠艾爾文唱歌時才突然驚覺,我的訓練技巧一點也沒有損失,事實正好相反,我與這些物種的訓練迫使我變得比過去更能變通也更創新,我的問題解決能力一直被用到極限,畢竟,我得訓練貓頭鷹,這種鳥類是學習的皇家象徵,腦子只有豌豆大小,而且比起聰明的烏鴉整個愚鈍多了。我也發現獵豹驚人的體能有一部分是為了掩飾簡單大腦,它所進行最複雜的分析只是:如果它是食物(例如羚羊、免子或兒童)就上前去追,如果它不是就遠離逃走。好的地方是,我發現公認毫不聰明的狐猴可以被人訓練,我們已能訓練兩種狐猴的四隻個體穩定出現一些行為。

 訓練這些動物的挑戰是,牠們的本能行為學習新行為的能力勢均力敵,或者超乎學習能力,相反地,鯨豚和鰭足類動物的學習能力則遠超乎牠們的本能,想像一下這個類比:動物向你呈現的是一個機會窗口,也就是牠們容易學習的能力,虎鯨的機會窗口是一間房的大小,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探索牠們認知極限在哪裡,而小型貓科(例如黑耳貓)的機會窗口則只有我的拳頭大,所以你只有這個小洞可利用,而且必須與其餘的空間(即牠們的本能)競爭,而這些本能總是強烈存在,舉例來說,「穿越空地?你瘋了吧?你可能會被撲上攻擊!」你無法改變天生預設的行為,所以你學會找方法避開。

 所以,這些又如何應用於海洋哺乳動物的訓練?我最近的經驗給了我一些想法,我相信它們可應用於所有訓練,我希望在此與各位分享。

 首先,操作制約確實有效,我知道你對此不意外,但是這些日子以來它讓我感到驚嘆又歡喜,或許那是種我有能力的感受,因為有了響片和食物,任何事都有可能。不過我想這是因為當你訓練海洋哺乳動物時極為容易,你認為理所當然,但是試試到動物園去,面對一隻不想被隔離開來的樹獺再說,站在那裡拿著響片和一串葡萄真的會讓你覺得挺傻的,但是兩個月後當牠任何時候都願意被隔離開來時,這便是驚嘆及歡喜的時候了!所以我會說,操作制約提供了工具,使用這個工具的方法則提供了無數機會,發揮創意吧!

 第二個想法是,適當運用響片或哨音在喪失控制時是極棒的武器,有天我突然想到這一點,我體認到自己如果帶著響片和食物訓練我們75磅重的獵豹,這會比只帶著食物讓我感到安全多了。我所訓練的所有動物都具有潛在危險性,相當無可預測,也具有高度本能,當牠們感到氣惱或緊迫時,牠們的正常反應是發作,通常這代表開咬或抓傷訓練者,所以我們進行例行行為(例如上牽繩或穿脫項圈)時仍然持續使用中介訊號,因為總是有可能遇上郊狼或淙熊不想被牽或上項圈的時候,而良好建立且意義一致的中介訊號可以讓你獲得所需的行為,同時也避免不喜見的受傷事件。

 現在我了解到,對於海洋哺乳動物而言,所謂『控制』與以下我將描述的不同,對具有高度本能的動物(從大型貓科至小小狐猴),我們身為訓練者必須處於控制的位置,如果牠們的角色是表現優勢地位,攻擊性是這個角色的要點,因此我們對於可接受或無法接受的行為都設定清楚明白的規則,並且依此進行中介及增強。對於較聰明的動物(例如海豚和虎鯨),你的安全措施應該結合良好訓練技巧、建立正向關係和動物本身的認知能力,你身為訓練者不該站在優勢地位,而是與牠們處於合作、地位較對等的夥伴關係,這樣才能滿足訓練的目標及動物的需求。

 聰明的動物需要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優勢地位的動物,牠們的不良行為,如同牠們的智力,較為複雜,也可能是用來溝通需求的方式,所以牠們的行為需要有人解讀,你的猜測也需要依經驗測試。

 雖然控制不是目標,對海洋哺乳動物高明運用中介訊號的技巧極為重要,在某些情境之下是極其重要的要素,例如用來減輕好爭地位的問題,作法是增強高位動物允許低位動物進食及接受訓練的行為,你對於高位動物運用中介訊號的方法及時機明確告知牠被增強的行為是哪一個。訓練身體照料行為時精確運用中介訊號也不可或缺,中介訊號在海豚感受到針扎時或在牠掙扎避開時出現有重要的不同,如果你錯失了適當時機可能會有長遠的影響,當然,訓練表演行為時好好運用中介訊號可以提供清楚資訊,也協助動物找出訓練者所要的行為。最後,使動物對新情境或新事件減敏需要有良好的中介訊號運用技巧。

 這帶入我的下一項觀察:常被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減敏是任何良好訓練的重要一環。

 對於我現在訓練的動物,牠們每天都需要減敏,事實上,它可能占據我們八成以上的訓練,每天都有更多需要減敏的機會,郊狼昨天站在上頭的一截樹木今天突然讓牠避之惟恐不及。觀眾笑得太大聲,五個月來一直沒有問題的淙熊突然飛也似地逃下舞台。山貓突然覺得看到了什麼,但我當然沒看到,不過接下來再進行的訓練只是白費功夫,這些情況還有數以百計類似的情形每天在園區上演,因此減敏對我而言有了新的意義,有時我覺得自己似乎是讓動物對牠的一生減敏,然而這也讓我預測問題的眼力變好,並增進我避免使問題擴大成災的能力。

 我認為海洋哺乳動物訓練師常把減敏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利用它使海獅能夠在公眾面前表演。事實上,身體照料行為就是使動物對不快的刺激(例如針或管子)減敏,但是訓練當中還有無數各式各樣的小小情況,這些可能都需要某種減敏,例如,讓動物認識新道具或玩具,對陌生聲響的反應或看到獸醫就馬上想逃的反應,不要假設這些反應會自動消失,正式讓動物對這些小小驚怕的事情進行減敏會是個值得花下時間的投資。

 我最後一個觀察最簡單,但或許也最重要,動物和訓練者間有意義的關係才能使一切有其價值,最終來看,我們所有訓練的決定和美觀考量都應該以動物的最佳利益為根本,如果你不真心在乎,你無法做出對動物最好的決定。這種關係無法在一天內建立起來,它要花時間和心力,但是這個等待是值得的。

 這個觀念雖為海洋世界領域的人士接受,但常被動物園領域的人所抗拒,很多動物園有禁止直接接觸的政策,洛杉磯動物園正在改變這一點,但是我想有些人忌妒訓練者接觸動物的機會。對於我們的一些動物,建立關係尤其重要,如果你想要訓練成年山獅和獵豹,從牠們幼年開始就建立深厚關係極為重要,因此我們人工撫育牠們,包括在可能狀況之下儘可能晚上帶牠們回家,通常約花上四個月。在此期間我們建立起深厚關係,也為我們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設定規則。對於其他動物,因為牠們無可預測,徹底了解牠們是避免問題或受傷不可或缺的,但是除了所有實用性的理由以外,建立關係真的給人很棒的感受。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是少數的幸運兒,可以把和動物相處及玩耍作為我們的職業,我們應該回報的是把我們對於這些動物的愛和尊重與其他人分享,因此我們的工作是高明地訓練這些動物,並且有效地把牠們呈現在公眾眼前,可惜的是,人類毫不人道的本質不斷供應以下:刺網、捕鯨、不時捕捉海豚、盜獵、棲地破壞、污染、毛皮和寵物交易等等,說它令人喪志已經是最表面的了,但是,如果我們做好我們的工作,我們能夠產生影響。我的小小豌豆腦負子鼠和你的大腦子瓶鼻海豚一樣能夠有效呈獻保育的訊息,我只是必須要多花些力氣訓練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iCT 的頭像
    VickiCT

    動物的事‧響片訓練

    Vicki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