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關於攻擊行為的迷思:服從治癒攻擊行為,攻擊行為表示缺乏服從

(AGGRESSION MYTH #12: OBEDIENCE CURES AGGRESSION, AGGRESSION SIGNIFIES A LACK OF OBEDIENCE)

原文出處: http://blogs.dogster.com/dog-training/page/2/?s=myths+about+dog+aggression

 作者:美國KPA響片訓練師Casey Lomonaco

在部落格中分享了關於攻擊行為的一系列迷思,本文為第12篇迷思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原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奇摩部落格

譯文現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許多人說:「你為什麼不訓練你的狗坐下,讓牠不要叫?」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合理的解決方法,為什麼我們不用響片訓練狗兒坐下,再用坐下對付攻擊行為?畢竟,響片訓練師不是大力鼓吹教導不相容的行為嗎?我常告訴我的學生,我喜歡專注在解決的方法,而不是問題:「別告訴我你要你的狗停止吠叫,告訴我你想要牠做什麼,我們可以訓練這個行為!」

 攻擊行為和激動性(reactivity,暫譯)在這件事上有點棘手,因為我不相信二者是「服從」的問題,事實上,我認識不少狗兒在服從競賽及很多其他表現上都很成功,即使牠們符合攻擊行為和激動性的定義。狗兒在賽場表現優異,但如果有機會即可能在瞬間對兒童開咬。

 家有激動狗或攻擊犬隻的飼主客戶常說:「就好像按了個開關,牠表現得好似不知道我的存在,牠對自己名字或任何訊號都沒反應,即使牠平常非常服從。」在此強調,非常服從的狗兒有可能也是攻擊性極高的狗兒或激動犬。

 與激動性和攻擊行為相關的吠叫、前撲及開咬行為是情緒反應的外顯表現(有時是神經化學或遺傳表現),這些情緒通常是憤怒或恐懼。

 透過以下作法,你可去除掉這些情緒的表象:

1.處罰行為

 如果你因為狗低吼而處罰牠,牠可能會停止低吼,然而對於引起牠害怕或生氣的刺激,牠並沒有變得比較不害怕或不生氣。

2.增強不相容行為

 你可訓練狗兒能夠聽令坐下,再利用它對抗攻擊行為和激動性的外顯表現,通常這看來似乎相當有效。

 當它看來成功,這是因為這個方法通常結合了部分的減敏和古典制約──你不可能在狗兒接近忍耐極限的時候讓牠出現坐下反應,所以你必定得在緩慢增加刺激強度的情況下訓練牠。如果你使用正向訓練教導這個行為,當然也會建立一些正向聯想,問題是狗兒雖在面對刺激時看似在控制之下,不過牠對於該刺激的情緒並沒有改變。坐下的訊號成為可預測增強物的可靠指標,並非是刺激的出現。

 在處理激動犬及攻擊行為的早期階段使用不相容行為有另一個不良副作用:可能會毒害了訊號,我其實看過很多這類例子,飼主在另一隻狗在場時不斷和狗兒練習坐下、趴下,倘使他的狗能夠遵從訊號,牠依然對於出現反應感到不自在──尤其被人要求趴下,讓牠處於較不安全的姿勢。狗兒處於衝突當中,牠必須選擇服從飼主讓自己處於感到不安全或較無力逃脫或自衛的局勢,想像一下:有人在暗巷裡從你身後偷偷接近,他的手指在你的脖子上游走,這時若要求你:「躺下,雙眼閉上,深呼吸並且放鬆。」你做得到嗎?這麼做你就會開心一點嗎?覺得更不安全還是更安全?

 這種衝突導致不確定性及混淆──有時對趴下訊號出現反應對狗兒是好事,但是有時卻使牠感到遭受威脅,好似牠無法逃離或無力改善。狗兒對趴下訊號的反應變得越來越差,不會迅速達成,訓練者則搔頭不解,人犬都挫折。

 人們常利用操作制約的技巧來治療攻擊行為或激動性,無論是我們看來「對狗友善」或「賞罰平衡」的方法都完全沒有處理到問題。你治療的是症狀而不是肇因,有點兒像是讓肺癌患者服用止咳藥,是啊,你可能暫時減少了不適或咳嗽,不過事實是,癌症依然還在,在身體各處蓬勃擴散。在當下看來,你已解決了問題,實際上是沒有人理會肇因。

 讓狗兒接觸刺激時能較不害怕或激動的關鍵在於,讓牠對於該刺激有較好的感受。這是古典反制約和減敏計畫的目標──治療問題根源。它的技巧與直覺相違:刺激的出現(並非狗的行為)必須是預測增強物的可靠指標。

 本質上,我們在狗兒一見到另一隻狗或某個人就給牠喜歡的東西(玩具或食物等),持續直到狗或人消失眼前,至少在訓練初期是這麼做。無論狗兒出現什麼行為,我不在乎牠是坐下、趴下、站著或背毛全豎起來,沒錯!即使牠注意到那隻狗,出現了一些尚未全力發作的反應,我會餵牠吃東西,也許牠小聲低吼了一下或者悶聲汪汪,我還是會餵牠吃。

 人們超討厭這麼做,他們對著我極度激動地說:「你這不是增強了攻擊行為嗎?」

 不是!恐懼和憤怒是情緒,「坐下」和「趴下」是行為。當你治療恐懼和攻擊行為,如果你治療了肇因(情緒),你會看見它的症狀(吠叫、前撲、空咬、低吼等行為)消失。你已經治療了癌症,而不是咳嗽。

 最後,我絕對認為教導不相容的行為應該是這類訓練的最後一個步驟,之後我們會談到激動狗和攻擊犬隻是否有可能被「治癒」。一旦你已經完成了系統反制約(systematic counter conditioning)和減敏的訓練,你絕對應該專注在訓練不相容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奬勵狗兒任何沒有當激動白癡的行為!

 教導狗兒遇到不自在情境該出現什麼行為的生活技能是訓練當中很重要的一環,不過它應該發生在最後階段,而不是在起點就出現。教導你的狗出現不相容的行為,並且讓它在各種情境皆能出現這個行為,有朝一日當狗兒發現自己處於刺激逼近牠臨界極限的社交情境,這些訓練將給予牠減低壓力的生存技能。 

 我訓練狗時喜歡分別處理[操作制約的臨界極限](operant thresholds)和[古典制約/減敏的臨界極限](classical conditioning/desensitization thresholds),前者永遠落後後者很遠,而且永遠在療程後期才會用到前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ki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