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狗咬美國女主播事件的省思-學會尊重狗狗
( Denver TV Anchor's Dog Attack Offers a Lesson in Reading Canine Behavior)
作者:美國獸醫Marty Becker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原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奇摩部落格
譯文現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我和大家一樣,看到美國丹佛巿新聞女主播凱兒‧黛爾(Kyle Dyer)被狗攻擊的報導時倒抽了一口氣,凱兒臉部被咬傷,進行整型手術後將離職數週。那隻狗馬克斯呢?牠的命運未卜,現在正進行狂犬病隔離,不過之後牠將如何尚未定案。
馬克斯在節目上與英勇涉入冰冷湖水救牠一命的消防隊員重聚一堂,現在卻因不良判斷,原本動人肺腑的故事成了悽慘悲劇。
狗也會有上台恐懼症
我很了解狗、狗咬行為及電視製作,幾乎每次我參加過的電視訪談中,無論全國性晨間節目或地方新聞,我總是會牽著一隻狗,許多時候我幾分鐘前才見到牠們。
我在這些訪談中從未被嚴重咬傷,節目上被我牽著的狗也從未咬過任何人,為什麼?因為我知道如何讓狗兒覺得有安全感,也知道令狗兒焦慮或生氣的原因。無論我在節目上做什麼,我會把注意力放在狗的身上,並且密切注意牠。
我觀看這則新聞影片時很驚訝,狗兒表現出很多緊迫的訊號,飼主緊勒著牠,把自己的焦慮藉著牽繩傳給狗兒,人犬都表現出壓力的肢體語言。對任一獸醫、行為專家或專業訓練師而言,在這隻狗把非語言警告訊號提昇至開咬之前,這些訊號早已清楚顯見。
我相信這事件原可避免,而且如果現場有人對狗的了解多一點,它很可能不會發生,我知道,因為我也曾多次在上電視時遇見焦慮的寵物。
謹記原則
有次我上節目,節目製作人暨我的多年朋友想讓她的狗上節目,她說這隻狗人人都愛,不愛打架,完全沒有殺傷力!這隻狗的確如此,但只在牠自己家裡。當狗進入攝影棚,這隻原本愛好和平的狗兒非常焦慮不安:喘氣、雙耳後壓、瞳孔放大、恐懼得已準備好開咬,雖然人們想要拍拍這隻「和善的狗」,我堅持在節目上只有我才能與牠互動。
原本可能的慘劇從來沒有發生,因為沒有人把狗逼出牠的舒適區,影片中的這位丹佛主播雖心懷好意,卻沒有做到這一點,而且飼主也不懂。在這段短短的影片裡,我看到的大錯不止一項,以下是三件我絕對絕對不做的事:
•不直視陌生狗兒的眼睛
•不把自己的臉放低接近陌生狗兒
•不試圖緊緊限制陌生狗兒的身體活動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這些原則並且好好遵守,尤其是兒童。因為我總是遵守帶狗的安全原則,我想在被狗咬這事上,我從來都是聰明甚於幸運。雖然多數獸醫會被狗咬,最可能被咬的人是還沒有學會看出警告訊號的新手獸醫,而這些警告訊號有如不斷閃動的黃燈,告知你就即將闖紅燈被咬了。
狗是寵物,不是人類
當然,如果我和認識的狗搭擋就容易了,我與Gina Spadafori一起寫了《Your Dog: The Owner’s Manual》(中文暫譯:《你的狗:飼主手冊》)一書,我們巡迴宣傳新書時她帶著六歲冠軍拾獵犬麥克坎西同行,幾乎每個城巿的電視訪談都由麥克坎西陪我去上,牠是隻放鬆快樂的狗兒,社會化和訓練都很好,牠從來沒出過問題,不過我和牠媽媽從不允許牠被人不當對待,牠是有可能不會怎麼樣(牠天性極貼心親人),不過我知道最好別逼任何一隻狗超乎牠的忍受極限。即使我們再怎麼愛狗,我們必須永遠記得我們的狗是動物,不是人類。
不過,這麼說並非侮辱牠們,寵物的動物天性是牠們最棒的地方之一,透過人犬的親密連結,牠們提供我們一個探入牠們世界的方式,也提供一個讓我們逃離高度壓力及高科技人類世界的管道,這交易很不錯,不過有時我們人類沒做好我們的部分,對牠們要求過多,忽視了警告訊號。
請設身處地想像狗兒在緊迫情境下會怎麼想,你在一個你不了解或曾有過不好回憶(例如獸醫院)的地方,被人限制住身體,呈現不自然的姿勢,於是你的腦可能會回歸到「戰或咬」的預設模式。
如果能有更多人知道如何看出自己狗兒的緊迫和焦慮訊號,每年被狗咬的人就會少很多,諸如麥克斯和凱兒的悲劇就永遠不會發生。
延伸閱讀:學會看懂 犬隻安定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