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停止行為」是正確的訓練目標嗎?
(Is “How Can I Get Him to Stop” The Right Training Goal?)
原文出處:http://sensibledogtraining.com/is-how-can-i-get-him-to-stop-the-right-training-goal/
作者: 美國應用動物行為專家Suzanne Hetts博士及Dan Estep博士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原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奇摩部落格
譯文現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我們最常聽到寵物飼主問的問題是如何讓他們的狗狗停止某個他們不喜的行為,或許他們要狗狗停止吠叫,要貓咪別噴尿或別在貓砂盆外尿尿,要貓或狗不要打架或搞破壞,或者要狗不要暴衝扯牽繩或對著另一隻狗撲跳。
當我們想要寵物表現不同行為,重點在於停止某行為,我們談到的是壓抑行為,如果我們只想到壓抑行為,我們在描述改變寵物行為的方法時即已戴上非常危險的有色眼鏡。
我們見過被人極度嚴苛對待的狗狗,目的是讓牠們停止某行為,你知道嗎?這類作法有時會成功壓抑飼主不喜的行為,不過狗狗顯然被這種壓抑的經驗嚇得半死。
以暴衝及向別隻狗撲跳為例,如果狗狗被一名80公斤的男子以牽繩和環刺項圈用力猛拉回來,這隻狗不用多久即將學會相當害怕被牽繩扯,達成了壓抑行為。
這真的是我們的唯一目標嗎?我們來看看還有可能發生什麼事。當拉扯得夠用力,環刺項圈會帶來疼痛,因而可以壓抑撲跳及拖扯牽繩;去問問任何獸醫專業人員,當狗感到疼痛時很可能怎麼做?牠們會開咬。
我們有過一隻杜賓犬的諮詢個案,牠在散步時對其他狗表現攻擊行為,吠叫低吼,甚至有次看到另一隻狗接近時試圖咬自己的飼主。牠的行為史顯示,在牠表現攻擊行為的幾週之前,牠的飼主開始使用環刺項圈阻止牠的暴衝,環刺項圈停止了暴衝行為,但是它也引發了攻擊反應。我們幫牠換了頭頸項圈(headcollar),加上反制約的訓練計畫,攻擊行為就消失了。
第二個我們要自問的問題是,在壓抑行為發生後,狗狗的表現或者牠的「肢體語言」是什麼呢?牠和飼主散步時是否放鬆開心,搖著尾巴,耳朵豎著,顯然享受著散步呢?或者,牠全身緊繃焦慮,喘氣,過度警戒,很害怕再犯個錯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
至少有兩個近期研究顯示,多數寵物飼主看不出自己狗狗的緊迫、焦慮或害怕。事實上,多數人注意到錯誤的狗狗身體部位,很可能把壓力和焦慮混淆成「開心」的情緒狀態。
本文的重點並不是環刺項圈或暴衝,要帶給各位的訊息有更廣大的意義。
當你為自家寵物設定訓練目標或改變行為的目標時,想想你要牠做什麼,而不只是你不想要牠做什麼。
與其說「我要如何讓我的狗不暴衝?」,不如把目標設在「我要如何讓我的狗極少拉扯牽繩,而且在我身旁放鬆開心地散步?」
與其問:「我要如何讓我的貓停止在地毯上尿尿?」,不如問:「我要如何製作一個我的貓會去使用的貓砂盆?」這可能需要同時考慮其他問題:或許貓咪不用貓砂盆是因為家裡另一隻貓會騷擾牠,那麼問題就變成「我能如何協助我家貓咪相處更好?」。
你對於目標是什麼的想法將影響你選擇用什麼方法達成目標。當我們設定訓練目標,我們不只考慮行為,也考慮相關的情緒狀態,而且通常的情形是缺一不可。如果我們有隻驚懼的狗狗不拉扯牽繩地跟著飼主散步,總有一天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留言列表